聯系我們
河南省冰城制冷設備銷售有限公司
手機:15138975508
公司地址:鄭州市隴海路與未來路
南陽辦事處:南陽市宛城區仲景路177號
聯系人:劉經理
您的位置: 首頁 > 新聞中心 > 新聞動態 >
新聞動態

冷庫建設穩步發展 整合供應鏈或成趨勢

時間:2021年05月13日 點擊: 1073 次

作為冷鏈物流中的關鍵一環,冷庫建設和運營一直備受關注。尤其是在生鮮電商的推動下,全國各地更是掀起了冷庫建設的熱潮。然而,在全國冷庫建設穩步發展的道路上,以氨泄漏為代表的冷庫事故頻發,引起了業內人士的深思。

  在新的形勢下,冷庫建設又將面臨著哪些新的機遇和挑戰?11月21日—22日,第八屆全國冷庫建設與運營研討會在南京召開,370余名業內精英圍繞著冷庫建設與運營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。

  現狀:冷庫建設穩步發展,經營管理模式落后

  自2010年《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》之后,我國冷庫市場就進入了一個的建設熱潮。今年10月份,又印發了《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(2014—2020年)》,助推著冷庫建設朝著規?;?、規范化和現代化的方向發展。

  據中國倉儲協會冷藏庫分會統計,截至2013年年底,我國冷庫總容量已達到8345萬立方米,提前超額完成了《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》的規定目標。據中國倉儲協會冷藏庫分會副會長劉龍昌介紹,“2013年,我國冷藏庫建設保持穩步發展的勢頭,冷庫容量的增長速度穩中有升,2013年冷庫總容量較之2012年增長了百分之9.68”。

  就冷庫的組成結構而言,我國凍結物冷庫和物冷庫所占比重較大,而超低溫冷庫則發展緩慢。在2013年冷庫總容量中,凍結物冷庫和物冷庫為6329萬立方米,而超低溫冷庫僅為15.8萬立方米。而從冷庫分布區域來看,東部地區凈增容量高,而西部地區增長比例更高。

  據劉龍昌介紹,全國冷庫主要分為公用冷庫和自用冷庫兩大類,其中,自用冷庫所占比重較大,占百分之75.49。而在公用冷庫中,主要有公共儲存型、市場配套型、物流配送型等三種,其中公共儲存型占比大,占百分之66.30。而自用冷庫中,生產儲存型冷庫占比較大,占百分之92.39,物流配送型則占百分之6.68。

  “雖然我國冷庫建設在近幾年了持續發展,然而在其發展的道路上也面臨著一些嚴峻的問題。”中國倉儲協會李燕分析,“總體而言,各地建設的冷庫,量的增長很明顯,但質的變化不大。”

  在李燕看來,和發達國家相比,我國冷庫經營方式和管理模式相對落后。冷庫主要采用人工堆碼,手工管理,產品損耗大,也很容易“斷鏈”。此外,在冷庫運營中,問題尤為突出,其中涉氨制冷企業火災頻發,不僅為企業帶來了重大的經濟損失,也為企業帶來了的社會影響。

  關注:破題氨制冷 復疊制冷系統受關注

  氨泄漏引發的冷庫事件,一直是冷庫從業人員難以排解的痛。就在此次研討會召開的當月,廣東省汕頭市金平區海食品廠發生了一場液氨泄漏事故,由于消防人員趕到得及時,未造成發人員傷亡。據李燕介紹,從2008年到2013年,每年都會發生10多起冷庫事件。此次研討會更是聚焦冷庫,旨在探討氨泄漏事故的之道。

  在劉龍昌看來,在一系列的冷庫事件中,存在著以下三方面的問題。其一,媒體過分夸大氨的危險性,涉氨冷庫項目審批隨意性強;其二,冷庫從業人員培訓上崗“證出多門”,現有培訓方式孕育著事故隱患;其三,冷庫氨制冷系統的技改小項目設計施工報批無專門通道。

  在上海嘉頓商業工程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衛黎看來,氨是一種優良的制冷劑,已經有上百年的使用歷史,而且其價錢低廉,運營維護的費用低。冷庫建設期間的事故大多由施工現場管理原因造成,與氨無關;而冷庫使用期間的事故,百分之20的事故是由設計原因造成的,百分之40的事故是由施工留有隱患造成的,剩下的百分之40是由違章造作造成的。

  然而,對當下的氨制冷系統,張衛黎提出了幾點改進意見。首先,在系統中多采用自動控制,從而減少操作人員與氨接觸的幾率及誤操作率,提升系統穩定性;其次,儲氨設備盡可能室外露天布置,一旦泄漏,室外設備可以降低氨的濃度;減少氨的充注量。

  劉龍昌也認為,減少氨的充注量是氨制冷系統的發展方向。根據《冷庫設計規范》(GB50072-2010)規定,對使用氨作制冷劑的冷庫制冷系統,其氨制冷劑總的充注量不應超過40000kg。“減少氨的使用量,在制冷系統中,可以用二氧化碳為制冷劑。”劉龍昌分析。

  在國家環保部開發計劃署的資金支持下,煙臺冰輪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開始承擔實施NH3/CO2螺桿復疊制冷系統替代R22示范項目。而大連獐子島冷藏物流基地現代化冷庫就是采用了NH3/ CO2螺桿復疊制冷系統,是國內規模大、技術先進的CO2制冷應用項目,被國家環保部及相關協會授予新型環保制冷工質替代技術示范項目,面向全國食品冷凍冷藏行業進行推廣。

  環境:冷鏈物流政策利好,冷庫建設需求大

  據劉龍昌介紹,按照儲存商品來劃分,我國冷庫中綜合類所占比重較大,占百分之51.66;其次是果蔬類、水產類和肉禽類,分別占百分之24.78、百分之12.06、百分之9.75。由此可見,以果蔬、水產、肉禽為代表的農產品對冷庫建設的需求旺盛。

  “希望大家多到產區去,建倉儲設施,這樣既可以減緩農產品集中上市的壓力,還增加農民的收入。”在研討會現場,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市場流通處處長張國向參會人員發出呼吁。

  在10月份剛剛發布的《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(2014—2020年)》中,將農產品物流工程寫入了中長期規劃的工程。規劃強調,要加強鮮活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建設,支持“南菜北運”和大宗鮮活農產品產地預冷、初加工、冷藏保鮮、冷鏈運輸等設施設備建設,形成品種農產品物流集散,提升市場等重要節點的冷鏈設施水平,完善冷鏈物流網絡。

  張國介紹,現在全國農產品市場的數量大概有4400個,市場規模不斷擴大;市場由2000年的332個增加到2012年的1044個,其中,肉禽蛋、水產品、蔬菜及農產品市場的個數增長較快,占比則由百分之28上升到百分之59。此外,全國各類農貿市場有27000多個,其中綜合性市場占百分之82,糧油市場占百分之2.6,果品市場占百分之2.5,蔬菜市場占百分之6.6,水產品市場占百分之1.1,肉禽蛋市場占百分之1.5,土畜產品市場占百分之3.1。

  然而,由于多年來社會資本和財政投入多集中于銷地市場,產地市場數量不足,分布不均,設施簡陋,功能單一的問題日益凸顯,已經成為我國農產品市場體系的薄弱環節。“我國農產品產地市場現有2600個,占農產品市場的百分之60,其中蔬菜市場1210個。”張國分析,“未來國家將建設一批產地市場,如浙江舟山國際水產城等;此外還要積極建設一批區域性產地市場,廣泛建設一批農村田頭市場。”

  在發展研究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王微看來,物流體系以市場為核心,供應鏈整體呈現運銷合一的特征。而且,隨著農產品物流體系的發展,生產消費格局變化對物流發展的影響已經顯現,“我國物流主體以小微企業為主,市場結構高度分散,第三方物流服務明顯增長。以‘農超對接’模式為代表,通過訂單、合作和并購等方式整合供應鏈,減少物流環節,已成為中國鮮活農產品供應鏈的發展趨勢”。

  案例:探索冷鏈物流升級 鮮易打造云溫控供應鏈

  當下,中國經濟正處于從高速增長階段向中高速增長階段轉換的關鍵時期,在“新常態”下,城市化、信息化、可持續發展成為時代主題,產業結構、流通方式及交易模式正在發生重大變革,物流業的戰略性基礎地位日益凸顯。

  在河南鮮易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(簡稱鮮易供應鏈)董事長劉朝陽看來,隨著生鮮電商的推動,冷鏈物流服務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。然而,為保障食品、降低運營成本,構建統一、協同的溫控供應鏈體系,建立從源頭到終端的食品質量保障體系和全程可追溯體系,用全程冷鏈物流服務保證產品和品質,降低損耗,提升整個產業鏈的運營效率及盈利能力。因此,鮮易供應鏈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。

  所謂“云溫控供應鏈系統”,就是構建鏈接生產、倉儲、運輸、加工、集采、交易、配送的一體溫控供應鏈,以多元化的地面服務能力、網絡化的供求信息管理和全球化的貿易運作能力,為中國現代食品產業提供超越傳統冷鏈的系統化服務。

  在鮮易的云溫控供應鏈系統中,有溫控倉儲和冷鏈運輸兩大基石,生鮮加工和生鮮配送兩大,集采分銷和電子商務兩大平臺,冷批市場和農批市場兩大市場。通過自建、租賃、托管等方式,鮮易供應鏈在全國七大區域運營18個溫控供應鏈基地,分布在大中原、華東、華北、東北、西北、西南、華南等區域,倉儲總容積達到150萬立方米。

  在冷鏈運輸方面,鮮易供應鏈依托冷鏈運輸信息平臺,集成冷鏈運輸核心資源,實現冷鏈干線運輸、區域分撥、城市配送等功能,現擁有冷藏運輸車輛1000余輛,自有與調動社會車輛3000余輛。

  據了解,鮮易供應鏈的核心競爭優勢就是全托管和個性化定制。通過管理輸出,鮮易供應鏈推進核心大客戶“倉庫全托管”、“產品全托管”,在幫助核心大客戶降低物流運營成本的同時,引入三方客戶實施共同配送,實現對行業資源、社會資源的優化管理。其中恒慧食品已經實現倉庫全托管,千味央廚實現產品全托管。

  為了給中國生鮮食品企業用戶提供一個營銷交易的平臺,鮮易供應鏈還打造了一個生鮮食材的B2B電子商務交易平臺——鮮易網。此外,鮮易供應鏈基于廣泛的市場需求,構建了穩定的進出口渠道,擁有歐洲、北美、南美、東南亞及我國香港多個海外集采,與19個國家和地區100余家廠商形成穩定的進口渠道。

  “我們將依托網絡化溫控倉儲及冷鏈運輸配送系統兩大基石,以物聯網技術、供應鏈金融為核心服務手段,圍繞供應鏈優化,開展國內外貿易、流通加工、溫控倉儲、展示交易、干線運輸、城市配送、終端連鎖、網絡營銷等業務,整合產業資源,幫助客戶實現商流、物流、信息流及資金流同步,從而打造統一、協同的溫控供應鏈系統。”劉朝陽說。
河南省冰城制冷設備銷售有限公司 網址:www.h6v7.cc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電話:  151389755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