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
時間:2021年05月13日 點擊: 1305 次
漯河冷庫安裝 冷庫廠家 冷庫安裝
當前我國的農產品行情,問診電子商務已進入加速發展期,據統計全國共有農產品電商平臺3000家以上,2013年的交易額突破了500億元。農產品電商被認為是電子商務的一塊沃土,除了阿里巴巴、京東等平臺電商外,包括中糧集團等食品企業、順豐速運等快遞企業也紛紛進入農產品電商領域。但總體上看,目前農產品類電子商務的率還不到百分之1,大大滯后于服裝、電子類產品。這主要是因為農產品電商的發展仍面臨不少技術性障礙,除了產品標準化、交易雙方信任問題外,物流也是制約農產品電商發展的一大瓶頸。
當前我國的農產品行情,問診電子商務已進入加速發展期,據統計全國共有農產品電商平臺3000家以上,2013年的交易額突破了500億元。農產品電商被認為是電子商務的一塊沃土,除了阿里巴巴、京東等平臺電商外,包括中糧集團等食品企業、順豐速運等快遞企業也紛紛進入農產品電商領域。但總體上看,目前農產品類電子商務的率還不到百分之1,大大滯后于服裝、電子類產品。這主要是因為農產品電商的發展仍面臨不少技術性障礙,除了產品標準化、交易雙方信任問題外,物流也是制約農產品電商發展的一大瓶頸。
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物流,主要面臨著兩方面的問題:一是單筆的配送成本較高。假如在一筆電子商務交易中客單價(即單筆交易額)為100元,那么農產品的物流成本將占到百分之25到百分之40,相比之下電子產品、服裝的物流成本則在百分之5以下。按當前的行業數據測算,如果客單價低于200元,農產品電商就將處于虧損狀態。二是我國冷鏈物流較落后,所配送的農產品質量難以保證。由于農產品大多是生鮮產品,需要進行冷鏈流通。據有關資料,近年我國果蔬、肉類、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分別只有百分之5、百分之15、百分之23,大部分生鮮農產品仍在常溫下的流通,而歐美發達國家的肉禽冷鏈流通率已經達到百分之100,蔬菜、水果的冷鏈流通率也在百分之95以上。由于冷鏈物流的不完善,造成農產品流通損耗率高達百分之25至百分之30,也成為我國農產品電商發展的一大挑戰。
盡管農產品電商面臨著諸多困難,但其發展依然勢不可擋,據《阿里農產品電子商務2013》顯示,2013年阿里平臺上的農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了百分之112.15.為什么能有如此高速的增長呢?一個重要的原因是,傳統的農產品流通模式環節多、效率低,相比之下盡管當前農產品電商的物流成本很高,卻依然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。而突破物流瓶頸,不但攸關農產品電商模式的成敗,對整個農產品流通機制的變革乃至“三農”問題的解決來說,也都有著重要意義。
改進農產品電商物流的方式是:
一是加大基礎設施投入,大力推進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。目前我國的農產品物流尤其是冷鏈物流的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,規?;⑾到y化的物流體系尚未形成,與發展現代農產品流通、滿足居民消費需求尤其是發展農產品電商相比仍有較大差距。國家發展委《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(2010—2015年)》提出,到2015年要初步建成布局合理、設施先進、上下游銜接、功能完善、管理規范、標準健全的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體系。盡管當前物流企業對冷鏈建設的熱情很高,各大物流公司之間開始自發進行跨區域的冷鏈業務合作,但由于冷鏈物流投資巨大,加上我國幅員遼闊,要想盡快建立起覆蓋全國的冷鏈物流體系任務依然艱巨,亟須加大投資力度。
二是優化農產品物流網絡。當前我國農產品物流網絡尚缺乏系統的規劃,對運輸路線、工具以及時間的選擇上沒有很好地進行優化處理,導致農產品供應鏈中物流成本較高,同時損耗也較高。農產品電商則進一步對物流網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需要從供應鏈管理的思維出發,優化農產品物流路徑和節點設計,并對農產品供應鏈中的加工、包裝、庫存、配送等環節統一制定實施符合現代物流技術的標準,提高物流的效率,降低農產品電商的物流成本。
三是鼓勵市場繼續探索創新農產品電商物流新模式。當前,不少企業對農產品電商開展了積極的探索,例如順豐優選借助順豐速遞在快遞行業的經驗和網絡優勢,推出了生鮮電商業務,菜鳥物流則通過整合冷鏈公路貨運、冷鏈中轉、落地配公司等多種物流資源,形成新型“二段式配送”物流模式,控制了成本。這些企業的自發探索是農產品電商得以發展的原動力,應對其進行積極鼓勵,稅收、金融方面的專門扶持政策。同時,農產品電商這一新事物的發展還離不開消費者的積極支持。目前從事配送的冷藏車平均一次提貨送貨的單數還很少,分攤下來成本較高,只有在廣大消費者的積極參與下,農戶品電商才能實現規模效益,整個行業早日走出“賠本賺吆喝”的階段。
河南省冰城制冷設備銷售有限公司 咨詢電話:15138975508
河南省冰城制冷設備銷售有限公司 咨詢電話:15138975508